1.M4/3镜头的未来,高价的牛变还是亲民的牛定
呵呵楼主道破m4/3的最大问题:画幅上的劣势,导致目前画质和价格的矛盾比较明显,换句话说,虽然价格比更大画幅的机器低,但自身的性价比并不高。
从这次发布E-PL1前,欧林帕斯的保密工作做得如此之好来看,这场厂商和用户的博弈,不可能有双赢的局面出现。这样的话,即使人家敢发布定焦镜头,我也未必敢买。
我等待的,不是欧林帕斯的m4/3定焦镜头,而是m4/3系统在画质-便携-价格,这三位一体的平衡点。管他是欧林帕斯,还是松下,爱谁谁,谁能达到这样的平衡,就用谁。
最好,NCS几家都来趟m4/3这道浑水。目前,我义无反顾地认为,m4/3的定位,只是可换镜头的DC。
/ng 再帮楼主添把干柴:除了画质和价格的矛盾以外,目前的m4/3系统,所谓的便携优势,都被那个劳什子似的外接取景器,给耽误得丧失殆尽。E-PL1已经把闪光灯内置了,现在要等的,是眼平取景目镜回到机身里面。
2.微单的M4/3系统里哪支超广角镜头比较好
1、现在照相机品牌很多,其中微单比较好的是索尼、富士、奥林巴斯、松下,还有个另类的适马;
2、索尼。索尼的微单技术最好,虽然发明微单的是老祖宗是奥巴和松下,但将微单发扬光大的是索尼,而且索尼的传感器研发力量最强,没有之一。由于索尼的单电系列存在争议(固定半透反光板),故索尼在微单和数码中投入的精力很大,索尼的奶昔系列和黑卡系列名震天。现在索尼研发的A系列微单,也是很好,如A7R,微单之王;A6000,连拍之王,索尼的无隙芯片镜片和镜片位置匹配技术和增强型混合自动对焦技术业内领先。由于索尼是电子大佬,即便并购了美能达和柯尼卡,但在光学技术领域依然不能做大哥,故索尼自己研发的镜头一般般,即便是索尼高端的G镜头也不强。索尼也认识到这点,故傍上了蔡司,蔡司与徕卡齐名,天下第一;
3、富士。富士是做胶片出身的,故对噪点控制和色彩把握的力量很强,其胶片模式很美很强大。富士没有单反,数码相机的竞争也很激烈,而微单做出彩的没几个,故富士将微单作为的主业看待,投入的精力很大。其中,富士研发了自家的传感器X-Trans CMOS,RGB色彩排列特殊,无需低通滤镜头,画质很清晰。富士虽然没有全幅微单,但富士的微单是敢叫板全幅的,除了景深的物理差距外,细节、高感和画面结实度比全幅的差距不明显,这主要得益于富士传感器和富士龙镜头。富士的微单镜头是很好的,也是很贵的。富士的X系列已经成名,XT1、XE2、XM1等高中低端布局脉络清晰,富士微单的直出是最好的,最合适不喜欢后期或者不懂后期的玩家,但也正因为此,如果想要进行后期,第三方软件对富士RAW支持不够,一般人做后期反而不如直出,发烧友对此是有负面评价的。此外,富士微单比较贵,定的价格不厚道。
4、奥林巴斯。奥巴是医学光学的大佬,像医用胃窥镜、显微镜等都非常好,奥巴也涉及照相机领域,但缺乏拳头产品,故研发了微单相机。微单相机这个概念最在出现在2008年9月,奥林巴斯发布微型4/3系统技术标准之后,经过了一年的开发研究,2009年6月,奥林巴斯正式发布了历史上第一台可换镜头数码相机也就是微单E-P1(传感器是松下研发的),开创了不同于单反相机和小尺寸数码相机的M4/3微单系统。奥巴微单的特点是小巧、和谐、好看,分辨率很高,直出很好,价格也居中,后期制作也适宜,各方面比较均衡,特别是奥巴发明的五轴防抖技术,确实很强悍。奥巴微单代表作EM1尽管底小,但操控和画质都是专业级的,就是贵些。
5、松下。松下本来玩的是电子,看到电子兄弟索尼也玩起了照相机,还与蔡司眉来眼去,于是与徕卡攀亲进入照相机领域,松下没有单反,故卡片机很强。由于松下首先发现卡片机将被手机冲击,故与奥林巴斯联手研发M4/3微单传感器,奥巴研发镜头,松下研发传感器。松下最强悍地方时对焦,极快,这是松下的看家本领。松下曾经对色彩的把握比较差,直出很烂,虽然现在进步明显,但比其他品牌依然不如。松下现在代表作是GX7、GM1;
6、适马。DP系列1-3M,严格说还不是微单,定焦不能换镜头,但低感的画质非常非常好,在小相机中,只有适马出片,才真正配得上画质两个字。
3.莱卡镜头的型号
* (苏)费德(FED) 1932
* (苏)佐尔基(ZORKY) 1948
* (日)雷泰斯(Leotax)等。
* (法)富卡(FOCA)
* (美)卡董(KARDON)
* (英)雷德(Reid)
* (中)上海牌58-II型,配东德制50毫米f/3.5镜头。 徕卡1954年恩斯特·莱兹光学工厂推出全新的徕卡M3型相机,特点有宽大明亮的取景框、长基线测距器、卡口换镜头等。徕卡M各型号如下:
* M3 1954-68
* M2 1958-59
* M4 1967
* M4 MOT 1967* M5 1971
* M4-2 1977
* M4-P 1980-83
* M6 1984-1992
* M6TTL 1998
* M7 2002
* MP 2003
* M8 2006 徕卡 * 21毫米: f2.8 ELMARIT-M ASPH
* 24毫米: f2.8 ELMARIT-M ASPH
* 28毫米: f2 SUMMICRON-M ASPH,f2.8 ELMARIT-M
* 35毫米: f1.4 SUMMILUX-M ASPH* 50毫米: f1.0 NOCTILUX-M f1.4 SUMMILUX-M f2 SUMMICRON-M ASPH,f2.8 ELMAR-M
* 28-35-50毫米: f4 TRI-ELMAR ASPH
* 75毫米: f1.4 SUMMILUX-M
* 90毫米: f2 APO SUMMICRON-M ASPH,f2.8 ELMARIT-M
* 135毫米: f3.4 APO-TELYT-M * 上海红旗照相机
*俄罗斯KIEV4 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