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徕卡相机M系列里各机型都有什么区别
以我所知: 机身: 如果钱不是问题,则MP比较理想,全机械、TTL测光,快门1--1000。
目前国内市场上MP机身(普通版)的价格大约在2。5万左右RMB。
但个人认为M6/M6TTL(区别是无或者有TTL测光)是经过时间考验过的,指标与MP差不多,是成熟的机型,各项指标更可靠、质量也更稳定,性能价格比也更高,只是目前市场上全新产品不太好找了。 普通版全新价格大约1。
6--1。8万RMB,品质好的二手1万2--3。
M系相机机身的取景器放大倍率有0。58X、0。
72X、0。85X三种,分别侧重广角、标准、中焦镜头。
最常见的机身大多是0。72X取景器的,也有部分0。
58X的,由于M系照相机的取景方式限制,微距和中焦以上不是M系相机的强项,所以,徕卡迷们往往选择0。 72X机身,这是以人文为主兼顾风光的选择,镜头配置则是50MM--35MM,28MM就有点勉为其难了。
根据的需要,这样的配置我认为比较合适了。 镜头: 徕卡镜头除了焦距与光圈的区别,几乎没什么可说的了,工艺制造精细、成像品质优秀是它特点。
50MM/F1。4(ASPH)和F2。
0,国内价格大约是1。8万/1。
0万左右RMB。 35MM/F1。
4(非球面镜头),国内价格大约2。2万左右RMB。
28MM/F2。0和F2。
8(都是非球面镜头),价格大约是2万/9500RMB。 徕卡M系镜头群中还有一款分段变焦的镜头:28--35--50MM/F4,价格大约是2。
2万RMB。这个镜头俺没有接触过,也未见国内那个网友有评测,所以只能按掌握的一般摄影知识瞎估计了:(1)光圈小;(2)变焦镜头成像不如定焦,尽管它是“徕卡”;(3)变焦镜头,在镜筒长度最长的状态下,可能会影响平视取景器的取景。
(4)但是,它便宜啊。
我个人认为: 在数码相机大行其道的今天,如果不是特别迷恋徕卡,就不要在此投入过多资金,因为它太费钱了。
如果“中毒”不深,也可以与日本福伦达R系列的机身和镜头(品质和质量虽与徕卡M系列有差距,但也不错,关键是更便宜)按自己的需求和经济实力搭配配置,或许也能解解毒吧。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2.徕卡M6
M6是徕卡历史上生产时间最长(十几年)、产量最大的一款型号。因此也是徕卡非常成熟的一款机型,经过历史验证的。但是由于M6时期全球摄影工业面临日系单反的冲击,徕卡也不得不通过很多方式来节约成本,也就导致了M6大问题没有,但小问题不少。
例如早期的M6油漆工艺不过关,机身金属表面会起很多小气泡(不可修复,百度一下就知道有多严重),例如M6节省成本,取景器眩光比M4还要严重,例如中后期的M6采用更多塑料零件,没有以前M系全金属的结实等等。抛掉那些无关痛痒的小问题,但实际使用中M6还是非常让人放心的,质量、寿命非常靠谱,很多早期的M6战斗到现在接近30年依然状态良好。
M6也是徕卡历史上最多改版机型的机器,传统的有黑色、银色两种,根据测光又分为小盘和大盘,大盘测光比小盘精准一点,但大盘的做工又不如小盘的结实。此外还有大量天价的纪念版、限定版等等。
从个一个使用者的角度而言,我曾经有多6、7台不同版本的M6,个人感觉M6是进入徕卡旁轴体系最好的入门机,产量大、保有量高,可以很容易找到品相不错的机器,价格也不会太离谱,市场需求量也大未来升级出手也方便,而且维修、保养也容易,还有就是带电子测光很方便,不像M4之前的相机还需要外带测光表。0.72倍率是最平衡的版本,线框28~135都有,满足常规镜头的使用。一般用徕卡必用35和50焦段,尤其是35焦段是徕卡最强的,0.72倍率的35框刚刚好(戴眼镜的可能需要上下左右侧一下才能看到取景框),50框虽然小一点但也足够用了。
转载请注明出处摄影入门网 » 徕卡镜头型号产量揭秘(徕卡相机M系列里各机型都有什么区别)